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遭遇校园暴力?
时间 : 2018-12-29 10:32 浏览量 : 198
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遭遇校园暴力?
身体伤痕
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、抓伤等人为伤痕,有可能是遭遇暴力。如果孩子大热天常穿长袖,可能是想遮掩。
个人物品丢失或损失
如果孩子的鞋子、首饰、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,家长就要留心了。
如厕习惯改变
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?学校厕所很可能已经成为暴力场所。

自尊心受挫
孩子回到家常带着伤心、沮丧情绪,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。
自我伤害倾向
孩子有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行为,家长都要高度重视。
不愿上学
孩子非常不想上学,甚至逃学,装病请假,可能是在学校被人排挤、欺负。
睡眠问题 失眠、噩梦、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遇暴力侵害时可能出现的表现。
孩子遭遇校园暴力该怎么办
1、如果遇到校园暴力,一定要保持镇静,不要惊慌。采取迂回战术,尽可能拖延时间,有勇有谋地保护自己。争取有机会求救。
2、必要时,向路人呼救求助,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。
3、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,不要去激怒对方。
4、当自己和对方的力量悬殊时,要认识到自己有保护自己的能力,以及通过理智和有策略的谈话或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。
5、遇到自己和对方力量相距不是太远时,可以考虑使用警示性的语言来击退对方的企图。但要避免使用恐吓性的言语,以免反而激发拦截者的逆反心理。
6、告诉孩子如果遭遇校园暴力事件一定要及时跟家长老师沟通情况,不要在忍气吞声中一个人默默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。
7、如果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事件后,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、害怕出门、交友焦虑等情况,需要及时与专业人士交流,从心理层面给予帮助。
8、孩子遭受暴力后要稳定孩子的情绪,理解和同情孩子。同时家长要抽出时间多多陪伴孩子,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。
9、知道孩子遭遇校园暴力之后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,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情况,并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孩子。
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,家长怎么做?
重视与老师、学校的沟通与联系
不少家长忽视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与交流,又很少去观察学校周围情况,因而对孩子上学期间的安全情况缺乏了解。家长可以找机会与孩子同学聊聊天,了解孩子学校是否有校园暴力现象。
以预防为主
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暴力现象来引导孩子,进行预防教育。在预防教育中,一定要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,曲与直,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,或者为不受欺负而以暴制暴。当然,也要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,让孩子平时有心理准备,遇事能从容处理。
家长自己先要管理好情绪
在孩子遭遇校园暴力时,家长容易出现激动情绪,甚至不理智的行为。这时建议家长自己先要平静下来,反思自己是否了解孩子学校的安全情况,是否对孩子做过如何自我保护的教育?是否曾引导孩子分辨校园暴力的严肃后果?等等。
如果是理性的家长,在通过一番分析之后,会根据已有的现实情况,在与打人孩子沟通、通过班主任、学校协调解决,还是通过法律途径等选择中间得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。
不要盲目指责打人孩子及其父母
如果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伤害,一定要及时收集相关人证和物证等关键证据。然后,再去找当事孩子了解情况。一般说来,打人孩子或是其家长,面对证据不敢推脱责任,即便是诉诸法律也有理有据。切莫光顾着指责班主任和校方引发对方反感,导致他们不愿意配合与协助解决问题。

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
孩子暴力伤害他人,并不是单一现象,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。提醒部分家长,如果你的孩子有欺负别的同学现象,一定要认真反思,家里是否存在家庭暴力现象?以暴制暴,如果引导不好,可能会让孩子从被打中学会经验,反过来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,转而去伤害其他无辜同学。
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,假如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被欺凌,心中作何感受?而那些参与欺凌的孩子,假如你们的父母看到你们这样的行为,又会如何呢?
小编最后也想提醒各位学生朋友,一定要涵养理智,莫让美好的青春蒙受冲动的惩罚!
4月13日上午,很多临泉人的朋友圈里都出现了一条中学女生被打视频,此视频引起了大家的转发与关注。
视频中,一名女生蹲在在湿漉漉的地上,一名身穿白衣的女生拿着铁棍殴打该女生。
其间,围观女生一直在说不要用“甩棍”(打人),甩棍太重了。停止使用甩棍后,白衣女生开始扇该女生耳光。
随后周围另一名女生继续殴打该女生,用脚踢其下体,口中有侮辱性词汇,并强迫该女生下跪。
此视频在网上一经流出,立即得到了社会的关注,经网友辨认,事发地点疑似在临泉。临泉县教育局高度重视,立即责成该学校进行调查反馈,经初步调查:
2017年4月8日(星期六)下午2:30左右,临泉五中九年级一女生在县十字河与新建路交叉口桥上,被部分校外人员殴打。目前学校已报警并与被打学生家长取得联系,同时安排心理教师、班主任对其进行心理疏导。警方正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,待有结果后,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复。
标签: